豆腐脑第一代经营者名叫白石光,自光绪年间开始经营这种
小吃,经过三代人的不断改进,豆腐脑白制作的豆腐脑质地更加白嫩、味道醇香。
豆腐脑第三代传人名叫白文启,据白老介绍,最初的豆腐脑在制作卤汁时,因为主料有
羊肉,有股膻气。而
豆腐脑白在制作卤汁时用口蘑勾卤,不仅去掉了膻味,而且增加了香气。
豆腐脑白的豆腐脑,不腻不膻、利口清香、回味无穷。
1935年"豆腐脑白"第二代传人
白玉山、白成山昆仲在京城
门框胡同正式租了一个门脸,取名为"西域斋"。
白家的
豆腐脑讲究色泽洁白细嫩,尤其是在
卤汁的制作上更具特色,味道醇厚。原料上讲究用
张北坝上台蘑泡水,水变红以后敝去渣滓沉淀,将上等的黄花、木耳以及切成纸一样薄的羊后腿片勾芡加细盐熬成。
后"豆腐脑白"的手艺传到第三代白文启手中,全家人兢兢业业,使得"豆腐脑白"名冠京城,当时的各界名流都是"西域斋"的座上常客。1956年公私合营,1957年底"西域斋"合营到
大栅栏国营茶馆(即现在大栅栏
南来顺),白文启被分配到市民政局工作一直到退休。改革开放以后,退休在家的白文启带领着"豆腐脑白"第四代传人白振强和女儿女婿,于1992年在
西四小吃胡同重操旧业,恢复了"豆腐脑白"这一传统老
字号,1995年还在"
老北京微缩景园"开设了分号。1997年
香港回归和建国50周年
大庆,白文启不顾年迈,带领着白振强等人参加了在
钓鱼台国宾馆和
中国大饭店举行的庆祝活动,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亲手制作"白记豆腐脑",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
田纪云、
罗干、
邹家华亲切接见。
现在"豆腐脑白"的第四代传人白振强本着原汁原味的宗旨又在"
王府井小吃城"开辟了一翻新的天地,同时又在为培养下一代"豆腐脑白"而奔忙着。
日前白振强对笔者说了这样一句话:"我们'豆腐脑白'的制作绝技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,我有责任把它传下去,因为它不属于我个人,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饮食瑰宝,是穆斯林的骄傲。"
说得对呀,小小
豆腐脑看来简单,但是里边却寄托着一股浓厚的民族情、中国结,就像那豆腐脑般的纯洁、卤汁般的馨香芬芳。
豆腐脑白的第一代传人是清朝同治年间祖居
山东临清的兄弟俩白利、
白明。逃难来到
北京。一开始迫于生计,给饮食铺子做些粗活等。因其节俭、朴实,不久就有了些积蓄,干起了
磨豆腐的小本生意。后经创新制作出了浇在嫩
豆腐上的卤,这就是白家的
豆腐脑。由于制作精良、味道醇厚、口感纯正、来吃的食客纷纷赞扬,生意越来越红火。
而
白玉山是第二代传人中的佼佼者,于一九三五年在京城
大栅栏门框胡同扎根经营,在白玉山
父子的艰辛努力下“
豆腐脑白”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。随着
豆腐脑白的名声越来越大,白家的豆腐脑生意也真正的走入了他的繁荣期。在周家望先生的著作《老
北京的吃喝》中这样描述:“白记
豆腐脑,白如玉、嫩如脂、入口即化有豆奶之香”。
豆腐脑好吃不好吃,卤是关键所在。一般的卤里有黄花、
木耳、鸡蛋,但是白家的卤里还加了羊肉和口蘑渣。正是多年来一直坚持融合最佳配料,才能保证始终如一绝佳口味。
豆腐脑之所以被为健身豆腐,是因为将
豆浆全部浓缩并加以凝固制作,不会随丢弃的废水丢失掉豆浆中的营
养素。因其钙的含量多于
豆浆,
豆腐脑性质平和,具有补虚润燥、清肺化痰的功效。
豆腐脑中含有氧化剂、矿物质和维生素,还含有一种牛奶所没有的植物雌激素“
黄豆苷原”,尤其适合儿童及女性食用。